

本次论坛中,陈山枝博士借由Starlink的相关媒体报道介绍了低轨卫星通信系统的发展历程,并针对报道中“Starlink将会取代5G”等观点,从低轨卫星通信系统的产业链和成本构成角度给出了自己的分析和见解。之后,陈山枝博士从地面通信系统的覆盖局限性角度出发,介绍了低轨卫星通信在覆盖范围和应用场景上的优势。此外,陈山枝博士进一步介绍了低轨卫星通信系统潜在存在的无效覆盖、终端天线大、频谱效率低下以及功耗过大等实际挑战。

最后,陈山枝博士根据之前的介绍,从需求、应用、技术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和判断,指出低轨卫星通信在5G时代的定位是与5G进行互补,例如在覆盖地广人稀的区域、提供更普遍的服务以及提供应急通信等,进而在对卫星移动通信和地面移动通信的差异与影响的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对我国发展低轨卫星通信的两个建议:与5G兼容,到6G融合。与5G兼容,即发展基于5G技术、针对卫星通信的特点进行优化调整的低轨卫星通信系统,通过复用5G技术,利用5G的规模效应降低成本并取得竞争优势。到6G时,实现地面移动通信和卫星通信技术的融合。此外,陈山枝博士谈到当前卫星轨道作为一种战略资源需要积极争取,并建议加强国内外合作、支持鼓励争取频谱和轨道资源。
本次论坛受到校内校外的广泛关注。论坛结束后,陈山枝博士和与会老师、同学以及业内人士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与交流。
此次论坛由北航未来通信与网络工作推进组组长、深圳北航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刘荣科教授主持。